12月1日,西安市未央區鳳鳴華府小區高層住宅發生火災,共造成5人死亡。
據西安消防警情通報:
當日13時21分接到報警后,指揮中心立即調派18車76人趕赴現場。
經偵查了解,該小區6號樓一樓大廳、過道、樓梯間雜物著火,現場濃煙較大并順著樓道蔓延至樓上。
13時50分,現場明火被撲滅,消防員逐層逐戶排查疏散人員,營救被困人員8人,其中5人搶救無效死亡、另外3人生命體征平穩。
高層起火有多恐怖?
目前我們所使用的高層建筑,一般有兩種,一是居民住宅樓;二是商用樓,包含了商場、餐飲、辦公等。但不管是哪一種,其中都包含了較多的電氣設備。
加上建筑里的孔洞和管道,比如空調通風系統、垃圾道、電梯井等,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產生「煙囪效應」。
煙囪效應指的是空氣中的氣流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,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。
高層火災會面臨哪些困難?
一旦高層建筑發生火災,火勢會迅速蔓延,同時伴隨著高溫和毒煙,人們吸入后會導致呼吸困難等癥狀,嚴重的還會出現窒息。
再加上部分火災發生在半夜,人們處于熟睡中,很難第一時間發現并進行應急處理。
另外,高層建筑的樓層較多,人員密度較大,發生火災之后電梯不能用,只能從樓梯疏散。
由于人的逃生本能,在發生火災后,會有大量的人涌入樓梯,導致踩踏事件發生。
所以在火勢蔓延后,會有很多人來不及逃生!
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,就是救火困難!
高層起火一直都是世界級的救援難題,尤其是樓層越高,救火越困難。
救援高度在50米左右,差不多是15層樓,而消防員負重登樓的救援高度是20層,越往上救援難度越高。
高層發生火災該怎么辦?
火災發生時,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:跑!可具體應該往哪跑?很多人不知道。
如果是高層起火的話,先找到逃生通道,但已有煙霧蔓延的話,戴上防毒面具,彎腰向遠離火源的方向逃生。
如果是低層發生火災,逃生時遇到火源千萬別試圖穿過火場,迅速向上面樓層移動,找一個合適的有通風的地方等待救援。
如何防患于未“燃”?
事故源于麻痹,安全來自警惕。一旦火災發生,大家都知道撥打火警救援電話,將希望寄托在消防救援隊身上。
可火災卻不會跟你一起等待,不加以防范,當救援趕到時,小火很可能燒成了大火,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所以,如果我們有配備滅火器、煙感報警器、防煙面具等專業消防器材,就能最大程度提升火災自救存活概率,有效減少傷亡及財產損失。
生命無常,沒有人知道什么時候災難會降臨在身邊。
只有當所有人對自己的生命負責,對他人肩負起使命感,真正讓喪鐘敲響警鐘,我們才真的能夠“幸免于難”。